百度 同创文化自信:发现“非遗新生”的另一种可能“非遗”等传统技艺与商业和时代的结合早有成功先例:2016年6月,万众瞩目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时,制鞋工艺入选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》,有着近150余年历史的老字号“内联升”,受邀制作的迪士尼公主鞋萌翻众人,备受追捧;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璀璨舞台之上,名为《北京八分钟》的精彩演出,让全世界记住了来自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川北大木偶”,也让这样一项古老而独特的技艺引发了更为广泛的关注;而水井坊在过去,也曾通过邀请“非遗”传承人出席活动、资助行业会议、国际交流展、联合艺术家进行相关产品开发创作等一系列举措,在非遗创新领域不断进行新的尝试。
近日,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组建“电小潮”文化传承团到广西靖西市龙邦镇、新靖镇及康城社区,开展2025年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为边疆青少年带来了一系列沉浸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课程。
实践团精心设计并开展了多项特色活动。在“清韵流传 大音稀声”非遗古琴文化课堂中,团队依托“全国百佳琴馆”美育教育古琴实训基地及广西古琴文化研究会资源,生动讲解了《高山流水》《诗经桃夭》的历史背景、人文故事,并传授减字谱识读与演奏技巧,还带来了激昂的非遗鼓乐课堂。
在“正心正己 射以观德”中华礼射文化课堂,青少年通过体验《礼射八法》和投壶等传统项目,感受古代“君子六艺”中的“礼”“乐”“射”的内涵。此外,联动广西龙狮文化研究基地及全国活力社团“龙狮协会”开展龙狮文化课堂。
中华礼射文化课堂。陈禹岐 摄
活动期间,团队还举办了“风中玫瑰 剪纸脸谱涂鸦”艺术课堂、“绣美人生 共享光华”活动,以及“边疆新潮 衣冠靖西”民族服饰文化展示和“袖揽靖西 舞漾电光”民族舞蹈表演。
本次“三下乡”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,有效提升了当地青少年的人文素养,在他们心中厚植厚植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”。(邓雄月)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牙举成】